第一轮复习:一天一篇文言文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伯牙古琴翻译,是在秦国相邦吕不韦的主持下, 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杂家名著。成书于秦始皇统一中国前夕。此书以“道家学说”为主干,以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农家、兵家、阴阳家思想学说为素材,熔诸子百家学说于一炉。吕不韦想以此作为大秦统一后的意识形态。但后来执政的秦始皇却选择了法家思想,使包括儒家在内的诸子百家全部受挫。《吕氏春秋》集先秦诸子百家之大成,是战国末期杂家的代表作,全书共分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二十余万字 。
伯牙鼓琴
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wēi)乎若太山。”少(shǎo)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shāng)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译文】伯牙弹琴,锺子期听他弹琴。伯牙在弹琴时心里想着(心志,情志)高山,锺子期说:“弹得好啊!(琴音)像大山一样高峻。”一会儿,伯牙弹琴时想到了流水,锺子期又说:“弹得好啊!(琴音)像流水一样浩荡。”锺子期死后,伯牙把心爱的琴摔碎,剪断了琴弦伯牙古琴翻译,终身不再弹琴,认为世上再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第一部分(从“伯牙鼓琴”到“若流水”):讲了伯牙与锺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
第二部分(从“锺子期死”到“结尾:写了伯牙失去知音之悲。
伯牙为什么将锺子期视为知音?
【答案】 ①伯牙将自己的情操和志向融入琴声,锺子期每次都能听出来。②“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是锺子期对琴声的描述,更表明他真正听懂了伯牙借琴声表现出的情怀。③锺子期知其“音”,更知其“志”。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写伯牙失去知音之悲的?
①通过写伯牙摔破琴、剪断琴弦的行为。
②通过写伯牙在锺子期死后终生不再弹琴的态度,写出其失去知音的内心之悲。
文章是如何描写伯牙琴技高超的?
正面侧面描写结合。
①正面描写:“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将琴音比作巍峨的高山和浩浩汤汤的流水,直接写出伯牙琴技的高超。
②侧面描写:“善哉乎鼓琴”伯牙古琴翻译,用锺子期对伯牙高超琴艺的赞叹,从侧面表现伯牙琴艺高超。
分析“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中“无足”一词的作用。
表现了伯牙失去知音的巨大痛苦和不再弹琴的决绝态度。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