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报讯11月25日下午,一场古琴音乐会,正式拉开了“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古琴文化系列)”,这也是玉岩书院文化遗产更深层次保护与活化的开始。
古琴音乐会。
古琴音乐会。
据记者了解,玉岩书院为广州海事博物馆下辖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南宋时期。据介绍,“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旨在更好挖掘书院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回溯书院的教育与文脉传承、探索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第一期,广州海事博物馆以古琴为主题,依托始建于南宋时期的古书院——玉岩书院,联合非物质文化遗产古琴艺术(广陵琴派)江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朱正海共同策划发起。共展出扬州市七星古琴制作研究所所制古琴27床、广州雕塑院古琴主题作品3件。
该项目通过展示、沙龙、雅集等方式,从玉岩书院的建筑、历史、文人精神及古琴的历史演变与样式、古琴的弹奏方法、古琴所承载的文人品德、宋代文人的风雅生活等方面,共同书写文人与琴的故事。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古琴文化系列”的展示,融入了策划团队的许多巧思。“‘萝岗香雪’的起源,是钟玉岩辞官回家经过梅岭带回的百株梅树,渐渐演变成‘十里梅花浑似雪,萝岗香雪映朝阳’的景象。所以我们在入口处,以梅花为引,邀请大家同赏‘梅花三弄’。”策划团队介绍。
记者还发现,展示以玉岩书院内7个空间,暗喻古琴的“七弦”。展示内容,始于“韵起”,玉岩书院门前,一个“携琴访友”的小场景,传达出对即将见到“友人”的欣喜及即将对古琴展开探访的期待。
携琴访友。
第一单元,位于玉岩堂的“千年琴音”,选取《广陵散》作为主基调,结合相关人物故事,带领观众回溯古琴的发展简史、认识各类琴式,还通过互动 展项 等方式,让观众了解古琴琴派。
以琴喻己,格物致知。在位于玉岩旧时读书处——种德庵的第二单元“琴以养德”篇章,则以儒家精神为主题,用一曲《文王操》,回顾“仲尼学琴”的故事,呈现出古琴与儒家精神的关系。 第三单元“大音希声”位于天尊堂,通过一曲以琴音绘就潮平水阔,归雁群集的画面的《平沙落雁》,表现出古琴艺术与自然物象的紧密联系,呈现了古代文人以琴求道,期望通过抚琴达到“物我合一”的精神状态,透见琴人对自然万物的神往。
观众可对照翻版装置,动手将“减字谱”弹奏出来。
古琴与道教的关系。
第四单元“攻琴参禅”位于观音殿,在《普庵咒》的琴声中,观看艺术装置“菩萨抚琴”,欣赏搭配“天乐不鼓自鸣”的动画,感受古琴与琴僧的密切关系。
第六单元“碧涧流泉”,策划团队根据萝坑精舍一侧月门外的石壁流泉,巧妙地构建出岭南琴派琴曲《碧涧流泉》的主题场景,并利用此处较为开阔的优势,将此处打造成互动空间,营造出“宋人四雅”的氛围。观众可在此动手点茶、插花等,亲身体验宋代文人的生活。据透露,在项目开展期间,策划团队还将邀请专业的古琴、香道、花艺、茶艺老师,举办各类专场活动,与观众一起走进宋代文人的世界。
“碧涧流泉”前,弹《碧涧流泉》。
走出萝坑精舍,沿着石阶进入第六单元“高山流水”,在“流水”的琴声中,“穿越”到伯牙与子期在旷野石壁前“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意境中,了解岭南大儒湛若水、清代名臣张之洞与玉岩书院的故事。
最后一个篇章“遗音言志”位于文昌庙,结合玉岩书院内文天祥《幕府杂诗》诗刻四屏和岭南琴派琴人邝露“抱琴死”的故事,为观众娓娓道来琴人的家国情怀。文昌庙屋檐下的“檐下焚香静斫琴”展示区域,将古琴从选材到成琴的过程一一展示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一目了然地了解斫琴工艺及文人斫琴背后的故事。
斫琴工坊。
项目展示的尾声“曲终”,为观众呈现了古琴与天、地、人的关系,让观众对古琴有更深的认知。与小场景中的人物一起,互相道别,为这场与古琴的约会写上句号。
同时,记者也了解到,在项目开展期间,该馆准备了古琴与书院建筑、 文人生活、古代乐器等主题的讲座、雅集及教育活动。如“援琴鸣弦——古代乐器通识课”联合古琴专家,驻点开设乐器通识课程,与观众一同体验古代乐器的弹奏和制作及文化背景;“瑶芳玉叶——宋代传统插花体验”联合花艺师,以宋代古画中的花艺作品为蓝本,与观众一同复原“画中花”……
“山水清音——玉岩书院活化项目(古琴文化系列)”
地点:广州市黄埔区玉岩书院
采写:新快报记者许婉婕 通讯员海博宣
摄影:新快报记者夏世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