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
索
古
琴
美
学
静心| 传统| 承古 |
开元后廿年甲寅荷花生日九疑山人杨宗稷自题"。下钤白文篆书"时百所藏"长方印。龙池下方右侧杨宗稷又题"大唐开元二年(714年)雷威制"。琴上铭有"庚申(1920年)二月,与朗贝勒公祭长沙张文达公于岳云别业。贝勒见此云,定慎郡王旧藏百余琴,庚子散失,此为第一。因赠长歌有'曾存定府先人言,我持此琴三叹息'之句。定府琴有名于时,识之以告来者。宗稷再题。"龙池下方左侧楷书七言绝句"禅寮花落画,猿啸龙吟万籁沉,定府旧藏真第一,曲终人远晚烟青"。落款"辛酉(1921年)上巳为时佰先生题,杨懿年时同居法源寺 。"
彩凤鸣岐”琴,落霞式,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美丽而别致。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近代琴学大师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此琴是杨宗稷“半百琴斋”中最珍爱的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
浙博的这件“彩凤鸣岐”琴就是雷威所作,是民国琴学泰斗杨宗稷最珍爱的三张琴之一,他评价此琴“声音绝佳”、“可谓凤毛麟角矣”。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制作于唐开元二年(714年),为"中华第一制琴师"四川雷威所斫,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为落霞式,通长124.8厘米,有效弦长116.3厘米,额宽16.3厘米,肩宽18.8厘米,尾宽12.5厘米,两肩之间最厚处厚度为5.4厘米,岳山高1.3厘米,厚0.9厘米,承露1.5厘米;造型古朴、典雅,背面有冰裂断和小流水断。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琴名,下为杨宗稷的三段鉴藏赞美铭,龙池腹腔内有正楷"大唐开元二年雷威制"题刻 。
唐彩凤鸣岐七弦琴曾是定王府"行有恒堂"第一琴,又是九疑山人杨宗稷"半百琴斋"第一琴,并著录于《琴学丛书》中,又是"唐琴第一推雷公,蜀中九雷独称雄"的雷公琴 。
龙池上方有“彩凤鸣岐”的琴名,环龙池四周是杨宗稷题写的三段鉴藏赞美铭文。
今生:几经辗转浙博间称为“荷花生日”的这一天,杨宗稷为这张琴写了一首七言长诗,刻在琴背。
。
征稿 欢迎琴友投稿,本号免费公布古琴招生和文章,
请加微信
琴事雅韵
两耳是知音
七弦为益友
以传承古琴文化艺术 弘揚傳統文化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