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阳春》和《白雪》是“难听”的代表
总有人说古琴“难听”,就算是弹琴的人也会自嘲说,古琴这东西“难学易忘不中听”。那么,问题来了:怎么算是难听?为什么人们会觉得古琴难听?
△ 唐 《调琴啜茗图》局部
认为古琴“难听”一般分为四种情况:
一| 琴曲“难听懂”。
在很多人眼里,古琴曲就像是音乐中的“抽象派”。听者在不了解琴曲背景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听不懂”的感觉。
比如周作人,就写了一篇《国乐的经验》讲自己听不懂古琴曲。
二| 音色不悦耳。
明亮的音色更加容易让人产生欢快的情绪,也因此更容易受到喜爱。
好比在自然界中,同样是水的声音,相比于海潮,人们会认为泉眼和溪流的清脆声音更加悦耳。
△ 风铃的声音就很悦耳
与钢琴、古筝等相对大众的乐器相比,古琴的音色无疑是低沉的。就像海潮,即便人们认为这个声音是动人的,也不会用“悦耳”来形容。
三 | 旋律、节奏难以辨别。
不难发现,容易流行的音乐一般都具有比较明显的旋律或节奏。那些被大众熟悉的西方古典音乐也具备这样的特征,比如莫扎特的《小星星变奏曲》(对,没错,就是那首:“一闪一闪亮晶晶”)。
△ 莫扎特画像
旋律和节奏让曲调变得有规律,规律越明显的事物越容易被大脑记忆,这也是为什么节奏强烈的广场舞神曲都很容易洗脑。
古琴虽然也有着自己的旋律和节奏规律,却不是听一次就能分辨出来的。甚至需要人们学习弹奏之后,才能掌握古琴曲的节奏规律。“操千曲而后晓声”就是这个道理。
这导致很多初次接触古琴的朋友会觉得,所有琴曲听起来没差别。
四| 就是不喜欢古琴的调调
就算人们被神曲洗脑,也未必觉得这些神曲动听。节奏感和旋律感也都较弱的“小众”民谣现在也纷纷进入大众视野。
想知道为什么人们不喜欢古琴的调调,就要先明白,究竟是什么决定人们是否会喜欢某种曲调?
△ 听琴不是人类的专利
起初,人们从数学、物理等各种角度来分析原因,也有人认为,喜好什么样的曲调是天生的。直到有人类学家做了个实验:
有两组乐曲,一组被多数人认为和谐动听,另一组则被多数人认为是不协调的。
人类学家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亚马逊部落,将这两组乐曲分别放给没有接触过外界音乐的当地人,结果是:当地人对外界认可的和谐音并没有特别偏好。
△ 针对两组不同和弦的实验数据
蓝/和谐音 红/不和谐音
每组最右侧为部落居民的喜好
人类学家根据该实验得出的结论是:一个人对音乐曲调和谐动听与否的认知,受其所处音乐环境、以及其音乐学习经历所影响——属于后天形成。
简单粗暴地说梅花三弄古琴曲,有些人不喜欢古琴曲很可能是因为听得不够多。
你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感觉:有些歌、或是琴曲,起初不觉得好听,后来听得多了,就渐渐喜欢了。对于钧天君来说,《神人畅》就是这样。
这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曝光效应”。就是指,一件事物出现次数多了梅花三弄古琴曲,你可能会因为熟悉而增加好感。
△ 这两张古琴 越看越好看
觉得古琴“难听”却又想要走近古琴的朋友,不如尝试着多听听琴曲。
What's Next
“广陵琴派古琴名家音乐会”
暨缅怀古琴宗师梅曰强先生九十周年诞辰
演出时间
2018年12月12日 周三 19:00
票价:580元 380元 280元 180元 100元 80元
扫码直达购票页面
· 曲目及介绍
(一)上半场
1、古琴曲《忆故人》 演奏:梅士军
《忆故人》此曲,相传是蔡邕所作的古琴曲。曲谱为清末民初琴家彭祉卿得其父所传的乐曲,原曲好像是孔子想念颜回所做,经后人多次修改转变成对亲友的思念。
“思念故人,别殊难会”,此曲运用大量的古琴“吟”“猱”指法,来加深刻画乐曲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运用指法“撮”“反撮”“拔”“刺”等古琴技法,把乐曲逐渐推向高潮,用“淌吟”来表达小声抽泣及放声大哭,渐入美妙梦境——绵绵不绝的琴音抒发了思念故人的情深意切,全曲如泣如诉、深情委婉、扣人心弦。
2、古琴曲《梅花三弄》 演奏:樊继健
《梅花三弄》 此曲流传广泛,在晋朝时就有笛曲《梅花三弄》,唐朝在民间就广泛流传古琴曲《梅花三弄》梅花三弄古琴曲,广陵琴派形成于清初,其代表曲谱《蕉庵琴谱》也有记录此琴曲。
《梅花三弄》主旋律出现三次,用透明空灵的泛音演奏,故称《三弄》。通过描写梅花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借物抒怀,来歌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3、古琴曲《龙翔操》 演奏:洪晨
《龙翔操》是广陵派代表曲目之一,初见于清代《澄鉴堂琴谱》。全曲音乐节奏特点自由跌宕,与翩翩飞翔的情景极为吻合。表现了飞龙在天,穿云入雾的空灵意境。
4、古琴曲《山居吟》 演奏:徐永
《山居吟》广陵琴派代表曲目之一,最早见于《神奇秘谱》。宋末元初的琴家毛敏仲,即以“山之壮阔,水之婉约,养心亦养性”为题材,创作出古琴曲《山居吟》,专注表达山林隐士超凡脱俗,淡然忘世的情趣。
整篇曲子音调恬静而苍古,节奏跌宕起伏,篇幅虽短,却在寥寥旋律中,将山居者以山为屏,以流为带,以天地为庐,以草木为衣的淡然之象,诠释的栩栩如生,是一首流传至今的古代佳作。
5、古琴曲《潇湘水云》 演奏:田泉
《潇湘水云》 南宋时期,元兵南下入侵浙江,古琴家郭楚望常在潇、湘二水汇合之处游航。每当远望九嶷山为云水遮蔽,见到云水奔腾的景象,便激起他对山河残缺、时势飘零的无限感慨。
他创作的《潇湘水云》,是中国古代以情景交融为特色的大型古琴曲,乐曲描绘了云水苍茫、壮丽迷人的景色,情绪深沉饱满。这首琴曲在古琴考级中,被列为十级曲目,是难度最高的琴曲之一。
6、古琴曲《广陵散》 演奏:杨春薇
《广陵散》流转于广陵地区的一首琴曲,因为嵇康成为千古绝响。他讲述了勇士聂政刺杀韩国奸相的故事。乐曲慷慨激昂,是我国现存古琴曲中唯一描写战斗场景的乐曲。嵇康因受人牵连被判死刑,慷慨赴死。临刑前,他从容不迫地弹奏了这曲旷世名曲《广陵散》。
(二)下半场
1、古琴曲《流水》 演奏:张金桥
《流水》是我国古琴的经典曲目。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关于高山流水的琴曲故事,其传为伯牙所作。后世用它来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流水》源自伯牙与子期“高山流水觅知音”的佳话。
1977年8月,美国发射的“旅行者”2号太空船上,放置了一张可以循环播放的镀金唱片,其中收录了管平湖先生演奏的琴曲《流水》,代表中国音乐到茫茫宇宙寻求“知音”。
此曲画面感极强,滴滴清泉、欢快跳跃的小溪、涓涓细流汇合成江河,如瀑布飞流直下,在群山峻岭间穿梭,时急时缓,汇入浩瀚大海的声动景象,给予人们非常广阔的想象空间。
2、古琴曲《二十四桥水月情》 演奏:苏菲
《二十四桥水月情》由梅曰强先生编曲创作,描绘了二十四桥如玉带飘逸,似霓虹卧波,水月交融。风光旖旎的美妙景色。
3、古琴曲《南山烟雨》 演奏:唐乃扬
《南山烟雨》是唐乃扬受梅曰强先生影响创作了此曲,丙申年初秋,唐乃扬先生寻蔡邕遗音至溧阳南山,于镜湖边小憩,与行人议焦尾。彼时,湖风骤起、扬波曳柳,暑意尽消、畅快怡然,不觉心生雅韵;少时,竟烟雨沥沥,闻细雨入水、甘霖入木之声与山色湖景相应,万物濯尘、草色添新,斜阳出云彩、鸟语增山鸣,众人赞叹之声不绝于耳。景之所至、心有所得,乃即兴而作、抚琴一曲,而后名为《南山烟雨》。
4、古琴曲《白雪》 演奏:李家安
《阳春白雪》原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国的两首高深的歌曲名,现存琴谱中的《阳春》和《白雪》是两首乐曲,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所作,吕才曾依琴中旧曲配以歌词。《白雪》从听者的角度非常形象的描绘了雪的姿态,歌颂了雪的洁白,美丽如玉。
5、古琴曲《樵歌》 演奏:茅毅
《樵歌》 是广陵琴派镇派之曲,为南宋毛敏仲所作。当时南宋元兵入侵国家动荡,樵夫实为隐士。此曲形象描绘了樵夫上山伐木而歌、挑担下山,纵情山水、逍遥遁世的恬淡情怀。
6、古琴曲《墨子悲丝》 演奏:杨秋悦
琴曲《墨子悲丝》又名《墨子悲歌》等,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墨翟所作。此曲为广陵琴派大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末杨抡所撰《伯牙心法》,《五知斋琴谱》、《自远堂琴谱》等也收有此曲。乐曲反映了墨子感伤世人随欲浮沉而不能自拔,犹如洁丝染色,失去本来面目。曲意深刻,音韵悲怆。此曲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
7、古琴曲《幽兰》 演奏:王鹏
《幽兰》是至今仅存的一首用原始文字谱保留下来的琴曲。十九世纪末,在日本访求古书的时候,发现了这首琴曲。白居易在聆听此曲后,曾留下「琴中古曲是幽兰,为我殷勤更弄看。欲得身心俱静好,自弹不及听人弹」的名句。此曲的曲调清丽委婉,悠远旷达,透过兰花性格,如入宁静致远无人之境。
▼
官方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