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原称琴、七弦琴,又有绿绮、丝桐等别称,是彰显中国民族精神、中华美学精神的传统乐器。作为“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古琴艺术是文人雅士修身养性的必修课程。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久且持续传承的器乐形式,其可考历史达三千余年。
作为中国器乐艺术的集大成者,古琴艺术基本涵盖了琴制(形制与制作)、琴弦、琴谱、琴人、琴曲、琴史、琴歌、琴论、琴派等领域,形成由曲、谱、律、论、派、工构成的一套完整的琴学体系。古琴音乐所蕴含的意韵,包括琴曲的标题、音结构中的“韵腔”、节奏上的非均分、音质上清微淡远的倾向,承载着中国传统音乐体系的基本特征,构成中华民族音乐审美的核心。琴乐演奏中琴人一体、乐思相融的洒脱、达观境界,是中国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晚清以降,古琴艺术曾濒临绝境。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文化自觉,为古琴艺术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
21世纪以来,古琴艺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被重新认知。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批准古琴艺术成为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6年,古琴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古琴艺术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范例,迎来了空前的繁荣。作为中华文化的优秀代表,古琴艺术再次高扬起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传承弘扬着盛世的天籁雅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