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展览馆是提升公众对湿地资源的认识和参与的有效途径,也是传承黄河文化和生态文明理念的重要载体。通过科学、艺术和互动的方式,让参观者在欣赏美丽景观的同时,感受到湿地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
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展览馆分为四个区域:追溯历史、探索生态、呵护未来和参与行动。
追溯历史:通过场景还原、图片视频、数字沙盘等方式,展示黄河故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形成过程、水文变化和人文影响,让参观者了解黄河故道是如何从一条活跃的大河变成一片静谧的湿地,以及黄河故道对中华民族和黄河文明的重要意义。
探索生态:通过互动滑轨屏、触控一体机、幻影成像等方式,展示黄河故道湿地的自然特征、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让参观者感受到湿地的美丽和奥妙,认识到湿地对水源涵养、水质净化、气候调节、灾害防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及湿地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呵护未来:通过特效屏幕、飞屏互动、VR等方式,展示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利用开发情况,让参观者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政策措施和成效,以及公园内的各种生态旅游和文化活动项目,展望湿地公园的美好未来。
参与行动:通过电子签名、数字投影、中控系统等方式,展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参与方式和行动倡议,让参观者在互动体验中表达对湿地的关爱和承诺,加入到湿地保护的志愿者队伍中,成为湿地的守护者和传播者。
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展览馆区域详细介绍:
追溯历史:
追溯历史采用了曲线形式,象征着黄河故道曾经的蜿蜒流淌。展厅入口处设置了一个数字沙盘,名为“千年变迁”,通过模拟黄河故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水文变化,展示黄河故道的形成过程和原因。沙盘周围配有图片视频,介绍了黄河故道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影响,包括农业灌溉、水利工程、战争防御、文化交流等方面。展厅内部设置了一个场景还原区,名为“故道情怀”,通过复原清代钢瓦厢决口现场、民国时期黄河故道旧照片和民俗物品等元素,展示黄河故道与当地人民生活的密切关系,以及黄河故道所承载的历史文化内涵。
探索生态:
探索生态采用了波浪形式,象征着黄河故道湿地的水波荡漾。展厅入口处设置了一个互动滑轨屏,名为“生态之美”,通过滑动屏幕上的图标,展示黄河故道湿地在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段、不同角度的美丽景色,让参观者感受到湿地的魅力。展厅内部设置了一个触控一体机区,名为“生态之谜”,通过触摸屏幕上的图案,展示黄河故道湿地的自然特征、生态功能和生物多样性,包括湿地类型、水质状况、植被分布、鸟类种类等信息,让参观者认识到湿地的奥秘和价值。展厅后部设置了一个幻影成像区,名为“生态之灵”,通过投影仪和玻璃幕墙,展示黄河故道湿地的一些稀有和珍贵的动植物展馆展厅设计图,如白鹭、黑颈鹤、荷花、水葫芦等,让参观者感受到湿地的生命力和多样性。
呵护未来:
呵护未来采用了方形和圆形相结合的形式,象征着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展厅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特效屏幕,名为“未来之愿”,通过动画和音乐,展示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的规划建设、保护管理和利用开发的愿景和目标,让参观者了解国家和地方政府对湿地保护的决心和措施。展厅内部设置了一个飞屏互动区展馆展厅设计图,名为“未来之趣”,通过飞屏技术,展示公园内的各种生态旅游和文化活动项目,如观鸟、摄影、徒步、骑行、野餐、民俗表演等,让参观者体验到湿地的乐趣和魅力。展厅后部设置了一个VR区,名为“未来之梦”,通过VR设备,展示湿地公园在未来可能出现的一些新颖和创意的景观和设施展馆展厅设计图,如水上乐园、水下酒店、水上舞台等,让参观者想象到湿地的无限可能。
参与行动:
参与行动采用了心形形式,象征着人们对湿地的关爱和承诺。展厅入口处设置了一个电子签名区,名为“行动之约”,通过电子笔在屏幕上签名,表达对湿地保护的支持和参与,签名会自动保存在中控系统中,并在数字投影区显示出来。展厅内部设置了一个数字投影区,名为“行动之声”,通过投影仪和音响,展示公众对湿地保护的参与方式和行动倡议,如捐款、志愿、宣传、监测等,并播放一些成功案例和感人故事。展厅后部设置了一个中控系统区,名为“行动之力”,通过中控系统,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签名、声音和行动汇集起来,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并以数据图表的形式显示出来,让参观者感受到自己是湿地保护的一份子。
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科普展览馆是一个科学、艺术和互动相结合的展厅空间,让参观者在欣赏美丽景观的同时,感受到湿地与人类社会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湿地保护的责任感和行动力。为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的宣教展示工作提供有力的支持。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