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学古琴的10大基础知识 学古琴的10大基础知识介绍

2023-10-20 16:342730

1、名称与历史

古琴,在古代一般称作“琴”古代弹古琴的名人,也称作“瑶琴”、“玉琴”、“七弦琴”,近代为与西方乐器区别,才在名字前加一个古字,称作古琴。

2003年11月1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世界第二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古琴名列其中。

古琴有文字可考证的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在孔子的春秋时期已盛行。古琴的创制者古代弹古琴的名人,有黄帝、伏羲、神农、舜多种说法,年代久远,已无法考证。

2、构造与象征

古琴长一般在三尺六寸五分左右,象征三百六十五天;面板呈弧形,象征天;地板是平的,象征地;最初古琴只有五根弦,象征君、臣、民、事、物,暗合金、木、水、火、土,对应宫、商、角、徵、羽,据传在周文王和周武王时代,分别各加一根弦,增至七弦;古琴有十三个徽位,象征一年十二个月和闰月;古琴下有两个出音孔,称为龙池,凤沼,象征太阳和月亮。

3、形制与流传

古琴的十四个普通的琴式:仲尼式、伏羲式、列子式、连珠式、灵机式、落霞式、伶官式、蕉叶式、神农式、响泉式、凤势式、师旷式等等。同时历代琴人也创造了很多新形式,今天的斫琴人也在不断创新形式。但历代下来,流传最多,流传时间最长的,是伏羲式和仲尼式。

今天还有1000多年前的唐琴,流传于世,并可以演奏。而宋、明、清代流传的琴就更多了。这在世界乐器史上,是绝无仅有的。2010年12月北京保利秋拍会上,一张北宋宣和二年(1120年)出品,宋徽宗御制官琴“松石间意”,经过激烈的竞价,最终以1.3664亿元成交,创造了世界乐器拍卖记录。

4、古琴音色

古琴有四个八度的音域,音色有三种:

(1)泛音:左手在弦上如蜻蜓点水,右手弹拨时所发出的声音,其声空灵清越,清冷入仙,象征天的声音。

(2)散音:右手直接弹拨琴弦,所出发的声音。其声厚重朴拙古代弹古琴的名人,松沉旷远象征地的声音。

(3)按音:左手将弦按于面板,右手弹拨所发出的声音,其声细微悠长,如人对话,象征人的声音。

5、常用指法

古琴指法繁多,古时各种指法的及其细微变种,总计有一千多种。今天常用指法大概有几十种。

右手基本指法:抹、挑、勾、剔、打、摘、擘、托。常用技法:轮、拨、剌、撮、打圆、双弹、叠、如一、滚、拂等

右手基本指法:吟、猱、绰、注、掩、撞、跪、掏。常用技法:进复、退复、带起、爪起、索铃、全扶、半扶等

6、主要流派

数千年的古琴发展,因地域、师承、传谱之不同,形成了诸多流派。主要有如下几个:浙派、虞山派、广陵派、川派(泛川派)、岭南派、诸城派、浦城派、九嶷派、梅庵派等。

7、流传琴谱

古琴的记谱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文字谱(注:已经不再使用),今世仅存文字谱为,南朝梁丘明所传《幽兰》。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今天演奏的《碣石调幽兰》,就是管平湖先生,根据文字谱所打出来的。

另一种是减字谱。唐代曹柔根据文字谱简化,缩写而成。这种记谱方法只记录指法动作和弦序、徽位,但并不记录音高和节奏,属于指法谱。为了弥补其不足,现代人常用减字谱+简谱、或减字谱+五线谱这样的组合的谱来记录下音高和节奏。历代琴谱很多,重要的琴谱有:《神奇秘谱》、《西麓堂琴统》、《太古遗音》、《风宣玄品》等等。目前收集琴曲最全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一共花费了十五年时间,才出版完成的《琴曲集成》,全套书籍共30册(2010年版),几乎搜集了现存所有琴曲。

8、古琴打谱

打谱指按照琴谱,弹奏出琴曲的过程。因为古琴减字谱独特的记谱方法,并未记录节奏,甚至断句,所以演奏者有较大的伸缩空间,因此打谱者必须熟悉琴曲的,一般规律和演奏技法,揣摩作者意图,并进行再创造。同一支减字谱记载的琴曲,不同的打谱者会打出不同的版本来。今天打谱者打出琴曲后,会以简谱和五线谱的方式来进行记录。

9、文化地位

琴棋书画,琴居首位。古琴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古人称:“士无故不撤琴瑟”。是古代文人士大夫的标准配备。古琴音色中正平和,意趣高远,符合中国文化中庸的精神,也符合文人淡远清幽的审美,经过历代“圣人、名人”们的推崇,古琴从一种乐器抽离出来,推崇到“道”的层面,作为王道教化和修身养性之用。唐代薛易简在《琴诀》有言:琴之为乐,可以观风教、可以摄心魄,可以辨喜怒,可以悦情思,可以静神虑,可以壮胆勇,可以绝尘俗,可以格鬼神,此琴之善者也。不仅文人士大夫阶层喜爱古琴,历代高僧、隐士也是古琴的爱好者。

10、古琴名曲

十大名曲:《潇湘水云》、《广陵散》、《高山流水》(唐后拆为《高山》《流水》两首)、《渔樵问答》、《平沙落雁》、《阳春白雪》、《胡笳十八拍》、《阳关三叠》、《梅花三弄》、《醉渔唱晚》。

其它名曲:《普庵咒》、《长门怨》、《桃园春晓》、《大胡笳》、《离骚》、《欸乃》、《墨子悲丝》、《梧叶舞秋风》、《秋塞吟》、《鸥鹭忘机》、《渔樵问答》、《酒狂》、《关山月》、《幽兰》、《忆故人》、《酒狂》等等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传承者"古琴演奏 华少称是意象最好表现方式
沉醉在古琴韵律中的华少,更是将古琴看作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华少: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听醉了”的华少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这份意象本是抽象的,但可以具化到某一物件上,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

0评论2025-04-16195

弹古琴的坐姿(标准)
古琴是多弦(七弦)乐器,面宽体长,非如三弦琵琶能抱置怀中演奏,古琴必须置放在桌案之上才能按弹自如。因此琴的摆放和弹奏时的坐姿有一定的标准。弹古琴的坐姿:所以心对五徽间坐,为最适中,左按右弹,就都很方便了。

0评论2025-03-26138

孔子诞辰丨听一曲《文王操》,重温先贤智慧,传承中华文化
《文王操》本是用来歌颂周文王的琴曲,后失传。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故后来的《文王操》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值此孔子诞辰之际,听一曲《文王操》,一种仰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0评论2025-03-21252

古琴名曲《流水》作品简介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0评论2025-02-27296

马维衡先生精讲古琴文化
马维衡先生从自己学琴的经历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质,以及与戏曲、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讲解了古琴艺术承载的礼乐思想,以及对士人修身的重要作用。上图:南山琴社向马维衡先生赠送书法作品。马维衡先生一行与南山

0评论2025-02-25266

清明雨纷纷,古琴《忆故人》
清明雨纷纷,空山忆故人。古琴名曲《忆故人》,相传是东汉琴家蔡邕所作(才女蔡文姬之父),又名《空山忆故人》。于是空山依旧而足音翩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夕。成老生前以《忆故人》曲最为知名,如今清音仍在,斯人已逝,听故人抚琴《忆故人》

0评论2025-02-24262

书法古琴之雅韵和鸣
古琴与书法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已然成为文人君子书写操琴的内在心灵律令。

0评论2025-02-22253

苏州?对苏州!张子盛古琴新年音乐会元旦上演!
唐人御工坊——张子盛古琴新年音乐会元旦上演!古琴音乐会曲目单裴金宝出生民乐之家,自小喜爱昆曲、京剧、江南丝竹、乐器演奏,师从吴门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尽得其传。2013年拜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艺术家张毓文为师。2011年跟随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张子

0评论2025-02-19203

古琴,天地之間的呼吸
回想,回响,古琴其实从来都没有“高冷”的屏障,它不过是一呼一吸,在人世间,在天地间。古琴却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种背景乐,旋律感节奏感似乎隐藏了起来,它永远留有呼吸口,允许万物进进或出出。古琴,生于天地。古琴的三种音色,即是天地人。

0评论2025-02-12453

古琴艺术精神 —乔珊先生殊胜清音
四月的杭城,絮舞柳扬茶气氤氲,龙井山间的殊胜剧场内,一场完美的古琴清音琴歌音乐会吸引并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琴迷们!喬师殊胜清音琴歌音乐会特邀国际著名笛箫艺术家郑济民先生合奏《阳关三疊》《釵头凤》!喬珊古琴艺术传習教师周穎华琴歌《胡笳十八拍》

0评论2025-01-3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