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简述古琴的形制

2023-12-06 06:331770

在历史的长河中,古琴的形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历史文化的转变而变化。儒家的“中正平和”,道家的崇尚自然,无为和逍遥,以及释家的天道轮回,崇礼守德,在古琴文化上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今天,我们透过器物本身,剖析其不同时期的形制美的变化,赶紧来看看吧~

狞厉的商周时期呈现庄严肃穆的群体性审美

商周时期以严密的阶级制度来巩固帝国,巩固集权统治,制定了非常详尽周密的礼仪来规范社会,安定天下。古琴作为国家祭祀宗族礼仪场合所出现的礼乐器,也是在这一阶段逐渐发展逐渐生成的。这一历史时期所赋予古琴的使命是其教化功能,也正是这一使命才使得古琴与阴阳易学,封建礼法密切结合产生。所以这一阶段的形制以及各方面规范的制定与封建等级制度等有着密切的关联,是统治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由于商周是古琴形成的最初阶段,这种音乐文化形式起初被置之神坛,后来逐渐为士大夫阶层所拥有,作为文人雅士身份的象征,这也为古琴的文化属性奠定了基础。伯牙子期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就是这一文化属性的绝美写照。

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十弦琴

古琴也就成为后世文人高士品德高洁曲高和寡的信仰符号。“冷冷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诗意的表达了古琴作为一种承载文人志趣情怀的格调。由于古琴形制工艺等各个方面还处于不断探索进步的阶段。所以这一阶段古琴形制的种类较为单一。

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时期十弦琴,都与现在的古琴构造相似,比较符合商周的时代特点,崇尚肃穆大气,庄严规整。所以这时侯古琴的形制显然是尊卑意义大于其审美价值的。这样也决定了古琴在当时的形制必然是既要简洁大气,彰显皇权,又能很好地发挥音乐的教化意义。

雍容的汉唐时期体现雄浑磅礴,飘逸洒脱的审美情趣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西汉七弦琴,其外形与曾侯乙墓的出土琴一样,属同一种乐器,这两张出土琴与现存唐代以来的古琴,不论在结构形制还是演奏方法,都应该是同出一源,一脉相承。唐琴的琴形主要有:伏羲式、神农式、凤势式、连珠式、师旷式、子期式、仲尼式、霹雳式等。其中历史最久的形制典型的要属伏羲式与神农式。这两种古琴的样式相对后世形制而言更为简洁大方,琴体起伏变化较少,外形规整统一。

湖南长沙马王堆西汉七弦琴,湖南省博物馆藏

据史籍记载,唐琴多浑圆,唐琴大致发展趋势基本为:盛唐琴之面板漫圆而肥;中唐至晚唐之面浑圆渐逊,圆则依然,装饰华丽唐琴的造形,各处比例均比较合理,既美观又便于弹奏。俗称“唐圆宋扁。”郑珉中在《古琴辨伪琐谈》一文中有过这样的概括:琴面的弧度,盛唐、中唐是“漫圆而肥”,弦下弧度较小,弦外部分较大;晚唐则弦下部分较厚;唐琴的肩部约在三徽以下,是“垂而阔”;唐琴在项、腰与额下三处向里收缩,其轮廓加圆减薄,使其肥而不蠢;晚唐时因琴厚度减小,无须减薄,故不存在这一特点。

“九霄环佩”琴,唐,伏羲式

唐代作为封建社会历史上最为鼎盛的繁荣时期,在300年左右的历史中,经历了“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两个高度发展阶段,所以经济和文化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这一时期随着社会安定人民富足,人们逐渐将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转向对精神生活的向往。表现在文艺美术方面,出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文化名人,这些文人的出现也直接助推了古琴艺术的发展。

由于唐代宽松包容的社会风气,人格个性得到充分彰显。文化上则呈现了一种多元与开放的态势。文人墨客倾醉于大唐的泱泱气息,形成了一种卓尔不群,荡气回肠的美学品质。李杜的浪漫情怀,王维的静境归一,唐三彩的富丽丰满健实,文人画南宗之滥斛,无不是这一品格的体现,这也铸就了唐代雍容大派,圆润饱满的审美特征。所有这些美学特征物化于古琴上,呈现了唐琴外形的饱满圆润。

内敛的两宋时期古代文人的疏朗清淡、林泉高旷的个性化审美

宋代是唐以后制琴史上的一个要阶段,官方甚至设局制琴,即所谓“官琴”,可见当时的重视程度。历史上能与唐琴相媲美的唯有宋琴。宋琴由早期仿照唐琴形制发展而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形制风格。北宋初年的琴形,基本是模仿唐琴。后来,琴面的弧度渐渐自浑圆向扁平变化,形成了唐圆宋扁的风格。由于理学在宋朝的风行,自北宋开始,琴的外形则主要以仲尼式为主。到了南宋年间,琴形仍以仲尼式为主流。而同为仲尼式,外形又有了一定的变化。其主要变化,在于除北宋琴形的流形外,又流行出肩耸而形狭的式样,其形状更渐趋扁平狭小。元朝历时较短,在琴文化史上,属于过渡发展阶段。元琴的琴形,基本保留着宋琴较为扁狭的特点。在外形上,仲尼琴仍占绝大部分。

仲尼式琴,南宋,20世纪60年代后入藏故宫博物院

由于中国历来都是一个仿古尊古的民族,对于古物有种特别的情感,遵从祖宗理法顺应天地是基本的道德规范。而琴的形制式样、整体风格乃至细部变化,都是在仿古的基础上再进行改进发展,因此,自宋代起,历代的仿古之风便盛行不衰。

宋初仿唐琴之浑圆,后渐成宋扁风格。除弧度外,琴形尺寸也有变化。据《琴苑要录》记载:近代所效古制微短,其音促而细近代之人不稽于古,加其长阔,矫欲高鸣,失其琴者。

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高峰时期。这与宋代陈桥兵变篡谋立国的历史有关,所以宋太祖赵匡胤采取了“轻武崇文”的国策,这样就助推了宋代文化艺术的繁荣。宋词,宋画,宋代手工艺等等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人文格调,成为后世文艺的标杆。加之宋徽宗赵佶以帝王之身,积极参与文艺创作,繁荣和发展了艺术领域。

《听琴图》北宋·赵佶,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馆(局部)

史书记载宋徽宗蓄南北名琴于宣和殿百琴堂,足见宋王室对琴的重视程度。从《听琴图》中可见,作为文人音乐的古琴艺术和古琴审美意识在这一时期得到了重要发展。南宋以后,由于当时社会的“思故国”情怀,需要借助文学和艺术予以排遣,因此操琴逐渐成为一种雅致的社会风尚。故而使得“携琴访友”成为了这一时期经典的审美样式。

宋代是程朱理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程朱理学在思想上对封建伦理纲常的强调,某种程度上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当时的审美和意识形态,许多艺术形式追求空灵、含蓄、自然、平淡。这种审美意识渗透到古琴上面,使得宋琴呈现扁小的风格。主要是由于其尊崇儒道,崇尚含蓄之美与文人气节的彰显。所以与唐代所崇尚的开化,充分发扬个性的时代特点不同,宋代的理性含蓄内敛逐渐自成一派,形成了与唐相媲美的另一古琴审美风格。由于程朱理学的根源在于儒教。所以宋琴贵仲尼式。在这一历史时期,仲尼式得到充分发展演化,也使得仲尼式成为后世主流古琴形制中的典范之作。

参考文献:王灵毅《道器共生味趣同源——从漆木古琴形制演变看中国文人审美趣味之转变》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古琴的注音是什么
古琴的注音是:ㄍㄨˇㄑ一ㄣˊ。引北周庾信《幽居值春》诗:“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明陶宗仪《辍耕录·古琴名》:“古琴名:冰清,春雷,玉振,黄鵠,秋啸,鸣玉。北周庾信《幽居值春》诗:“短歌吹细笛,低声泛古琴。”明陶宗仪《辍耕录·古琴名》:“

0评论2025-04-2954

古琴调音大师
古琴调音大师是一款非常专业的古琴调音工具,在开始演奏之前你可以用它来进行调音,让你能够轻松上手,是款专业的在线进行调节音准的软件,轻松调音,用户只需将手机麦克风对准古琴琴面,快来下载吧。古琴调音大师亮点古琴调音大师特色古琴调音大师推荐古琴调

0评论2025-04-2887

"传承者"古琴演奏 华少称是意象最好表现方式
沉醉在古琴韵律中的华少,更是将古琴看作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华少: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听醉了”的华少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这份意象本是抽象的,但可以具化到某一物件上,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

0评论2025-04-16207

弹古琴的坐姿(标准)
古琴是多弦(七弦)乐器,面宽体长,非如三弦琵琶能抱置怀中演奏,古琴必须置放在桌案之上才能按弹自如。因此琴的摆放和弹奏时的坐姿有一定的标准。弹古琴的坐姿:所以心对五徽间坐,为最适中,左按右弹,就都很方便了。

0评论2025-03-26147

孔子诞辰丨听一曲《文王操》,重温先贤智慧,传承中华文化
《文王操》本是用来歌颂周文王的琴曲,后失传。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故后来的《文王操》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值此孔子诞辰之际,听一曲《文王操》,一种仰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0评论2025-03-21263

古琴名曲《流水》作品简介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0评论2025-02-27301

马维衡先生精讲古琴文化
马维衡先生从自己学琴的经历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质,以及与戏曲、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讲解了古琴艺术承载的礼乐思想,以及对士人修身的重要作用。上图:南山琴社向马维衡先生赠送书法作品。马维衡先生一行与南山

0评论2025-02-25274

清明雨纷纷,古琴《忆故人》
清明雨纷纷,空山忆故人。古琴名曲《忆故人》,相传是东汉琴家蔡邕所作(才女蔡文姬之父),又名《空山忆故人》。于是空山依旧而足音翩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夕。成老生前以《忆故人》曲最为知名,如今清音仍在,斯人已逝,听故人抚琴《忆故人》

0评论2025-02-24267

书法古琴之雅韵和鸣
古琴与书法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已然成为文人君子书写操琴的内在心灵律令。

0评论2025-02-22259

苏州?对苏州!张子盛古琴新年音乐会元旦上演!
唐人御工坊——张子盛古琴新年音乐会元旦上演!古琴音乐会曲目单裴金宝出生民乐之家,自小喜爱昆曲、京剧、江南丝竹、乐器演奏,师从吴门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尽得其传。2013年拜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艺术家张毓文为师。2011年跟随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张子

0评论2025-02-19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