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古琴有哪些大师级粉丝

2023-11-18 07:421100

古琴等级考试_古琴等级划分_古琴等级

唐代诗人卢仝在《风中琴》一诗中说:“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一弹流水一弹月,水月风生松树枝。”我们知道,琴棋书画是古代文人素养的直接展现,其中琴居“四艺”之首。古琴又有“焦尾”“绿绮”等别称,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琴艺术不断得到繁荣发展,2003年11月7日,中国“古琴艺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第二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中国人钟爱古琴,认为古琴不是一般的乐器,它是富有生命、灵性的乐器。与其他乐器相比,古琴的音箱独具特色,不是用多块木板粘接起来,而是由整块木头挖空制作而成,箱壁较厚,且打磨较为粗糙,所以古琴的音色浑厚悠远。从外形上看,它长约三尺六寸五分,代表一年有365天。琴面是弧形,代表着天,琴底为平,象征着地,又为“天圆地方”之说。古琴琴面上有十三个琴徽,代表一年十二个月和一个闰月。此外,琴面上还镶有用以架设琴弦的硬木,叫岳山。琴底掏有大小两个音槽,大的称龙池,小的叫凤沼,这叫“有山有水有龙有凤”。古琴最初有五根弦,象征着金、木、水、火、土。相传,周文王为了悼念他死去的儿子伯邑考,增加了一根弦。武王伐纣时,为了鼓舞士气,又增添了一根弦,所以古琴又称“文武七弦琴”。

被后人尊为万世师表的孔子,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古琴发烧友。

孔子不仅喜爱古琴,关于如何学琴还有一套完整的理论。孔子认为学琴不仅要学曲学技法,更要学意、学人,也就是说学琴不是简单地学几首曲目,学会弹奏的技法,更重要的是要深刻领会琴曲的含义,并通过琴曲与他人交流沟通。孔子“曲中会文王”是古琴史上的一段传奇故事。有一天,孔子听老师演奏一首古曲,听着听着他突然从席上退下,跪在老师面前非常虔诚地说道:“学生好像看见文王正在弹琴啊!”老师非常惊奇,他告诉孔子:“这首古曲就是周文王谱写的,曲名就叫《文王操》。”《文王操》历来被尊为高雅的作品,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此后,“人琴合一、人琴相通”成为历代古琴演奏者孜孜以求的至高境界。

对古人来说,古琴不但是一种乐器,更是抒怀寄情的绝佳选择。“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为了表达自己心中所爱,司马相如借助古琴,深情的一曲,最终打动了卓文君,成就了一段爱情佳话。

东晋名士陶渊明也是一位古琴爱好者,但是他却不识音律。陶渊明的家里有一张“素琴”古琴等级,但和刘禹锡《陋室铭》中说的“可以调素琴,阅金经”不是一回事。刘禹锡的“素琴”可以调,说明有弦,但是陶渊明的“素琴”只是一张无弦琴。然而他每次总是“抚琴自娱”,煞有介事,自得其乐。如遇朋友聚会,他就取出无弦琴,“作抚弄状”,十分悠然自得。别人很不理解,陶渊明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展现了魏晋名士高雅、不同流俗的风度。

唐人很善于制琴,但白居易却说唐代人不喜欢听古琴,“人情重今多贱古,古琴有弦人不抚”。究其原因是古琴音色清纯,表达的意境淡泊简朴,不太适合唐代人的口味,“古调淡无味,不称今人情”,唐代人更喜欢热闹响亮、激情昂扬的秦筝和羌笛。唐初才子陈子昂从四川来到都城长安,本想一展宏图大志,报效国家,可事与愿违,一直备受冷落。有一天,有人高价出售一张瑶琴,很多达官显贵都争相传看,却没有人买。陈子昂看了看,二话没说,花光钱袋里所有的钱把琴买下了。还对众人说:“敬请各位明日到寒舍来听琴。”第二天,果然来了很多人古琴等级,陈子昂不仅没弹琴,还把琴摔了个粉碎,这时他把自己的诗文拿给大家看。众人都说:“一摔千金,必是奇人,必有奇文。”一天之内,陈子昂名满京城。

大文豪苏轼也十分喜爱古琴,还指出了古琴艺术的独特之处,他在《听琴》中说:“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古琴音色纯净、幽雅,但是需要与散音、泛音、走手音三种出色的弹奏技艺结合起来,才能发挥其长处。古琴中的散音如钟鼓之声古朴、稳重、深远,泛音像珍珠一样明亮,走手音犹如袅袅余韵越来越微弱,直到随风飘散。这种走手音是在弹奏出的余音上,通过左手的划动,使尾音发生音高的变化,这是古琴特有的弹奏技巧,可以让人的思绪随着若有若无的琴音游走起伏,获得了乐音之外更加广阔的联想古琴等级,这就是古琴特有而微妙的弦外之音。

孟浩然说:“一杯弹一曲,不觉夕阳沉。”古琴形制小巧,音量不大,传播的范围也较为有限,弹奏时需选择深山、溪流或者竹林等比较雅致安静的环境,听起来就好像人与人之间的促膝谈心。“境由心造”,古人正是通过弹奏古琴,追求恬逸、闲适、虚静和幽远的心境。

免责声明: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本站的观点和立场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果来源标注有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或者其他问题不想在本站发布,来信即删。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传承者"古琴演奏 华少称是意象最好表现方式
沉醉在古琴韵律中的华少,更是将古琴看作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华少: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听醉了”的华少更是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古琴是中国意象最好的表现方式,这份意象本是抽象的,但可以具化到某一物件上,让人得到美的享受,这也是

0评论2025-04-16194

弹古琴的坐姿(标准)
古琴是多弦(七弦)乐器,面宽体长,非如三弦琵琶能抱置怀中演奏,古琴必须置放在桌案之上才能按弹自如。因此琴的摆放和弹奏时的坐姿有一定的标准。弹古琴的坐姿:所以心对五徽间坐,为最适中,左按右弹,就都很方便了。

0评论2025-03-26137

孔子诞辰丨听一曲《文王操》,重温先贤智慧,传承中华文化
《文王操》本是用来歌颂周文王的琴曲,后失传。后人在试图恢复还原《文王操》时,便将琴曲所描绘的人物形象主体由周文王变成了孔子,故后来的《文王操》被认为是赞颂孔子德行的曲子。值此孔子诞辰之际,听一曲《文王操》,一种仰慕崇敬之情油然而生。

0评论2025-03-21251

古琴名曲《流水》作品简介
《流水》是一首古老的琴曲。琴曲《流水》目前有着二三十种传谱和多种演奏风格流派,但都有着相似的主题或旋律因素,可见它们共同有所依凭。琴曲《流水》是我国民族音乐遗产中的一首优秀作品。唱片上录有二十七段世界著名的音乐作品.其中就有中国的琴曲《流水

0评论2025-02-27296

马维衡先生精讲古琴文化
马维衡先生从自己学琴的经历讲起,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中国古琴艺术的历史渊源、文化特质,以及与戏曲、书画等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讲解了古琴艺术承载的礼乐思想,以及对士人修身的重要作用。上图:南山琴社向马维衡先生赠送书法作品。马维衡先生一行与南山

0评论2025-02-25265

清明雨纷纷,古琴《忆故人》
清明雨纷纷,空山忆故人。古琴名曲《忆故人》,相传是东汉琴家蔡邕所作(才女蔡文姬之父),又名《空山忆故人》。于是空山依旧而足音翩跹,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不知今夕何夕。成老生前以《忆故人》曲最为知名,如今清音仍在,斯人已逝,听故人抚琴《忆故人》

0评论2025-02-24261

书法古琴之雅韵和鸣
古琴与书法具有形而上的超越性,已然成为文人君子书写操琴的内在心灵律令。

0评论2025-02-22252

苏州?对苏州!张子盛古琴新年音乐会元旦上演!
唐人御工坊——张子盛古琴新年音乐会元旦上演!古琴音乐会曲目单裴金宝出生民乐之家,自小喜爱昆曲、京剧、江南丝竹、乐器演奏,师从吴门古琴大家吴兆基先生,尽得其传。2013年拜北方昆曲剧院昆曲艺术家张毓文为师。2011年跟随古琴演奏家,教育家张子

0评论2025-02-19203

古琴,天地之間的呼吸
回想,回响,古琴其实从来都没有“高冷”的屏障,它不过是一呼一吸,在人世间,在天地间。古琴却恰恰相反,它更像是一种背景乐,旋律感节奏感似乎隐藏了起来,它永远留有呼吸口,允许万物进进或出出。古琴,生于天地。古琴的三种音色,即是天地人。

0评论2025-02-12453

古琴艺术精神 —乔珊先生殊胜清音
四月的杭城,絮舞柳扬茶气氤氲,龙井山间的殊胜剧场内,一场完美的古琴清音琴歌音乐会吸引并震撼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琴迷们!喬师殊胜清音琴歌音乐会特邀国际著名笛箫艺术家郑济民先生合奏《阳关三疊》《釵头凤》!喬珊古琴艺术传習教师周穎华琴歌《胡笳十八拍》

0评论2025-01-30286